作者: 孫濤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7-01 09:36
近日,鄆城縣楊莊集鎮前劉村,9歲的燕燕撲進“愛心媽媽”戴艷平懷中。“這丫頭懂事得讓人心疼。”戴艷平笑著說,“燕燕最愛跳的舞蹈叫《我是夢想家》,總念叨要跳給北京來的阿姨看。”
一墻獎狀里的“雙向奔赴”
燕燕口中的“北京阿姨”,是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的“愛心媽媽”。今年1月,她們在楊莊集鎮與孩子們互動游戲、包餃子。而讓燕燕從怯生變得開朗的,正是戴艷平的持續陪伴。
結對之初,燕燕見人就低頭。如今,她會驕傲地拉著戴艷平看哥哥佳佳的乒乓球獎狀:“奶奶說,比賽時老師和同學都加油,‘愛心媽媽’還給買了新球拍!”
在楊莊集鎮,41支志愿服務隊、208名“愛心媽媽”參與結對。留守女孩明明曾因父母外出,成績不佳而自卑。2024年5月,她在“愛心媽媽”組織的北京公益研學中受到鼓勵,其父親也返鄉陪伴。如今,明明家墻上貼滿了獎狀,作業本上滿是解題思路,班主任批注:“主動學習,進步顯著!”
三級聯動織就“守護網”
“愛心媽媽”的隊伍里不乏男性身影,楊莊集鎮黨委書記郭恒杰就是其中一員。“男女‘愛心媽媽’分別結對不同性別的孩子,確保關愛無死角。”郭恒杰說。
依托“三點三度”關愛機制,學校、家庭、村委聯動建立心理檔案,班主任為第一心理輔導老師,對接監護人、“愛心媽媽”、村干部等,幫助在校困境兒童樹立勤奮好學、陽光自信的潛意識。
更暖的關懷藏在細節里。該鎮衛生院護士長“愛心媽媽”李秀菊的手機備忘錄里,記著12個孩子的過敏史;法官“愛心媽媽”陳燦的公文包里,總裝著未成年人保護法漫畫手冊。近年來,“暖楊+醫療”團隊開展19場健康講座,讓500余名兒童學會了海姆立克急救法;“暖楊+教育”團隊組織30余場文體活動,讓“春蕾女童”菲菲、明明的美育作品登上國家兒童博物館的展臺。
千萬暖流匯成“聚能環”
6月14日這天,楊莊集鎮婦聯主席趙群忙著為返鄉家長對接就業資源——這源于“春蕾計劃”延伸出的“家庭賦能”行動。目前,已有17名外出務工家長選擇回鄉。
這樣的轉變,正是“暖楊護童”品牌的生命力所在。日前,在全省“愛心媽媽續力行動2”公益活動中,楊莊集鎮籌得善款近8萬元。當40余家企業的愛心捐款變成孩子們手中的護眼臺燈;當19起婚姻家庭糾紛的調解讓更多孩子擁有完整的家……楊莊集鎮的“愛心樹”已枝繁葉茂。截至目前,已有200余名女童受惠于“春蕾計劃”。
為做好“愛心媽媽”關愛服務工作,前不久,楊莊集鎮還舉辦了“暖楊媽媽”賦能培訓會,來自鎮村干部、醫生、教師、企業職工等各行各業的“愛心媽媽”志愿者匯聚一堂,學習困境兒童關愛、家庭矛盾調解等技巧。“戴媽媽,我長大也要當‘愛心媽媽’,去幫助別人。”燕燕的話,正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。
208個“暖楊媽媽”的故事仍在續寫,正如“愛心媽媽”們常說的那句話:“每個夢想都值得灌溉,每顆童心都應被溫暖照亮。”當夕陽為農家小院鍍上金邊,燕燕已踮起腳尖,開始練習那支要跳給北京阿姨看的舞蹈,裙擺揚起的弧度里,滿是向陽生長的力量。
記者 孫濤 通訊員 崔如坤